请问关于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的条件谁知道?(福建省)
高级职称评定条件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①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②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③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 中级职称 职务五年以上。
职称计算机要求: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需取得3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需取得4个科目(模块)合格证书;3、外语条件:参加A级考试
必须提前考了计算机和职称英语,发表过论文
每年6月开始,留意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的网站,就可以提交资料报评审的了
与户口所在地没有关系
年度卫生高级职称什么时候考试
基本是一年一次,每年大致在7月份进行考试。
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2017年福建高级职称:
1、副高:
(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中级职称职务满5年
(2)大专学历,受聘中级职称职务满7年(申报副主任医师须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工作)
在中级职称职务期间的工作数量或工时要求
2、正高:
(1)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副高职称职务满5年
在副高职称职务期间的工作数量或工时要求
3、符合下列有关条件,在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可不受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的限制
(1)获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成人
(2)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及以上奖的主要完成人
对于医护们来说,确保本职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的同时,也要具备拿下职称的实力,那该如何做到工作与学习的平衡2017年福建高级职称?考试宝典APP深耕医学教育二十年,帮助每位学员解决个性化学习问题 ,提升学习能力,陪伴学员共同成长与进步,加速通过考试,助力职场快速晋升2017年福建高级职称!
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2017年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
黑龙江省2017年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10月16日-29日
2017年福建省卫生高级考试报名时间截至日期10月25日
2017年青海省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10月30日至11月7日
2017年贵州省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7月3日至12日
2017年河南省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6月28日~7月12日
2017年山西省卫生系列和基层医疗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专业考试的通知
2017年新疆兵团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7月10日至21日
2017年浙江省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2月15日-3月9日
2017年安徽省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7月1日至10日
2017年海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时间7月14-20日
017年天津市卫生高级考试报名时间8月4日至8月9日
2017年宁夏自治区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3月8日至12日
2017年新疆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7月1日至20日
2017年甘肃省卫生高级考试报名时间3月6日至17日
2017年湖南省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5月18日~30日
017年重庆市卫生技术副高考试报名时间2月27日-3月17日
2017年四川省卫生副高考试报名时间12月30日至1月22日
2017年河北省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2月6日至22日
2017年云南省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2月23日至3月3日
2017年内蒙古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1月20日至2月16日
2017年江西省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1月23日至2月15日
2017年辽宁省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4月24日至5月22日
2017年卫生部直属单位卫生高级考试报名时间3月7日至3月22日
2017年湖北省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6月12日-6月22日
2017年广东省卫生高级职称考试报名时间2月6日至15日
2017年江苏省卫生高级资格实践能力考试报名时间2月10日至3月3日
2017年广西省卫生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时间1月18日—2月13日
福建省高级职称聘用条件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2017年福建高级职称:福建省高级职称聘用条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聘用条件2017年福建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毕业。
2、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
3、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
4、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
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本吗?
目前根据教育部 *** 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厦门理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类院校,有经济、外语、社科、建工、机械等专业,建校41年。
学院介绍
厦门理工学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中国 *** 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合作高校、厦门市集美区产业技术联盟首任轮值主席院校,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
学校最早可追溯至1978年厦门市 *** 开办的工业、建筑、财经等八个大专班。1981年,以工业大专班师资为主体,在八个大专班的基础上创建鹭江职业大学。1987年厦门职业经济学院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2007年5月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及专业评估。2011年获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领域。2013年经福建省人民 *** 批准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占地1927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下设有19个院、部,开办63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生19676人,其中本科18151人,硕士1525人(2022年2月数据);专任教师近1100人 。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18个院、部,开办63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2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2020年,新增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省级重点学科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是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建筑学、艺术学理论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电子信息、艺术、机械、材料与化工、土木水利、能源动力、会计、体育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9月,我校教职工总数为1500余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1百分比;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2百分比;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14;具有半年以上海外经历专任教师的24;具有一年以上企业经历的教师占36;外(台)籍教师的占12。
学校有双聘院士8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1名,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讲座教授1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3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4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教学改革试点项目17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4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65个。
学校实验教学用房近10万平方米,建成了现代工程训练中心。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5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立项4项;文科情境体验教室12个;校企共建实验室18个,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310个;是科技部“创新工程师培训基地”和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继教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 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7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福建省重点实验室5个、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福建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福建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福建省闽台科技合作基地1个、福建省创新 *** 研究推广应用基地1个、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个、厦门市重点实验室5个、厦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厦门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厦门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个、厦门市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基地1个、校内科研单位4个、校内研究机构44个。
科研成果
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61项,其中福建省重大产学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6项,位列全省前5位;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5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人文优秀成果奖3项。
对外交流
截至2019年5月,学校与美、英、加、新等20多个国家68所高校开展深度合作交流;与密苏里大学合作,成功获批教育部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二级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密苏里学院。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共建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联合共建“中美(厦门)国际离岸孵化器”(中国高校首家)等。与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共同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10所海外名校共同开展师生交流和本硕士生的联合培养。
学校与26所台湾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台湾优质高校合作,开启闽台高校“4+0”试点的合作模式;与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元智大学联合设立福建省师资闽台联合培养中心。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是以白底红字构图,图案设计为内外两层结构,外层有“厦门理工学院“的英文加正下方的建校时间”1981”,内层利用中国特色的印章形式,突出“厦门理工“字样,图案圆中有方,寓意天圆地方,象征理工人的胸怀和理想。字体在古印体的基础上,进行了修饰,标志给人以历史感和信赖感,蕴含着一种人文底蕴。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细长横向椭圆形证章。
校训是明理精工、与时偕行
“明理”《宋书·良吏传》是“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即明察事理、明了道理。
校训
“精工”《后汉书·蔡伦》“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即精致工巧。
“与时偕行”《周易》是“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即“变通趋时”,寓有与“时”相配合而行动的积极意义。
“明理精工”强调做人做事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与时偕行”强调紧跟时代步伐、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