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中级职称的答辩范围
之一章 馆员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符合下列要求
(一)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熟悉本专业全省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熟悉本专业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在某一学科领域或专门技艺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或有较高的组织、指导水平。
二、专业工作经历和能力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与组织或作为专业骨干设计、策划、组织的千人以上参加的大型活动 3项(次)以上,并得到当地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社会效果良好。
(二)参与组织同级部门重点活动或同级部门重点培训辅导讲课 4项(次)以上,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具有对参加市级以上活动的重点作品进行修改、提高的能力,经其修改的参赛作品 5件以上,其中获奖作品3件以上;参加省级以上活动的,经其修改的参赛作品3件以上,其中获奖作品1件以上。
三、学术水平符合下列条件
(一)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和学术会议上宣读本专业有价值的论文 3篇以上(限独着或之一作者),其中公开发表的不少于2篇。
(二) 撰写的专业报告或法规性文件 [如可行性分析报告、组织实施报告(方案)、群众文化状况调研报告、群众文化发展规划等]被市级 *** 业务主管部门采纳1篇以上。
四、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
(一)独立创作 (含导演、表演、展览、播出、发表)或作为主要创作人员在市级以上活动中获一等奖2次或二等奖3次。
(二)获市级以上组织奖 2次,或县级组织奖4次以上。
第二章 副研究馆员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符合下列要求
(一)对所涉及的主要专业理论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系统掌握所从事专业在国内外的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对所从事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规律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对某一学科领域有一定的见解或专长。
二、专业工作经历和能力,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2条以上
(一)能够独立承担、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文化活动,并得到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可。
(二)作为本专业骨干,具有对参加省级以上活动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的能力,其辅导的获奖作品 4件以上。
(三)独立或作为主要培训辅导人员,在承担市级以上培训辅导任务中,主讲专业课 4次以上,并被同行专家认可。
三、学术水平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2条以上
(一)正式出版专着( 10万字以上,限之一副主编以上)或专业作品集1部。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和专业学术会议上宣读有价值的论文 6篇以上(限独着或之一作者),其中公开发表的不少于4篇。
(三)撰写的专业报告或法规性文件 [如可行性分析报告、组织实施报告(方案)、群众文化状况调研报告、群众文化发展规划等被市级以上 *** 业务主管部门采纳4篇以上(以批文为准)。
四、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2条以上,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一)独立创作 (含导演、表演、展览、播出、发表)或作为主要创作人员在全国性活动中获二等以上奖1次,或省级一等奖2次,或省级二等奖3次以上。
(二)获全国辅导奖 1次,或省级辅导奖3次,市级辅导奖5次。
(三)获全国组织奖 1次,或省级组织奖3次,市级组织奖5次。
第三章 研究馆员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一、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相应专业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有深入的研究,系统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二)全面掌握国内外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对所涉及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规律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对某一学科领域有较高的造诣。
二、专业工作经历和能力,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2条以上
(一)能够独立策划、组织、实施市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活动 4次以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得到同级主管部门认可。
(二)作为专业骨干,参加省级以上活动的作品 5件以上获奖。
(三)独立或作为主要培训辅导人员,在承担市级以上活动的培训辅导任务中,主要讲课 5次以上,并被同行专家认可。
三、学术水平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2条以上,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一)正式出版专着(限 18万字以上)或文艺作品集l部以上。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有较高价值的论文 6篇以上(限独着或之一作者)。
(三)撰写的专业报告或法规性文件[如可行性分析报告、组织实施报告 (方案)、群众文化状况调研报告、群众文化发展规划等]被省级 *** 业务主管部门采纳5篇以上(以批文为准)。
四、业绩成果符合下列条件中的 2条以上,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一)独立创作 (含导演、表演、展览、播出、发表)或作为主要创作人员,在全国性活动中获一等奖1次,或二等奖2次,或省级一等奖3次。
(二)获全国辅导奖 2次,或省级辅导奖5次。
(三)获全国组织奖 2次,或省级组织奖5次。
第四章 附 则
一、本条件规定的适用范围、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必须同时具备。论文、着作、奖项等业绩均为任现职以来取得的。
二、本条件所称 “ 以上 ” ,均含本级。
三、本条件所称 “ 市级 ” ,均指省辖市级。
四、所提交的专着指本人创作的音乐作品、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摄影作品、曲艺作品、文学作品等以及本人撰写的理论性文章集,均为有统一书号( ISBN)的正式出版物。
五、所提供的学术刊物必须是公开发行,有 CN刊号(不含增刊、特刊、专刊等)。每篇论文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通讯报道和非本专业着作文章等不作为评审论文对待。
六、本条件所指获奖均指 *** 业务主管部门或省级业务指导部门颁发的证书。
七、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以往有关规定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职称答辩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职称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职称论文答辩福建群文职称答辩, 以下就给您提供一些职称论文的答辩问题。在举行答辩会前福建群文职称答辩,要作好充分的准备。答辩会上,提问者要极力找出来在论文中所表现的水平是真是假。而辩方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对的,而且还要证明提问者是错的。职称论文答辩问题福建群文职称答辩: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职称论文答辩的问题一般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全文福建群文职称答辩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2、全文福建群文职称答辩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福建群文职称答辩的?
3、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4、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职称论文答辩时回答问题的技巧介绍
回答问题时福建群文职称答辩,一定要拿出中考高考时候的那种认真审题,沉着应对的精神,无论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只要紧紧围绕主题,紧扣中心来回答,一般就不会出问题,如果有自己的观点也很好,但是不要偏题。记住也不要仓促的抢答,慢条斯理才是更好的。
如果问到不会的问题,可能带的参考资料上面写的有,可以和主持人尝试沟通看一下,但切记不要照本宣科,要用自己的 *** 说出这个答案,这样也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那些平时多看书的人在这个关键时刻就派上福建群文职称答辩了用场,可以多举例说明,并用一些蕴含哲理的话,当然还有一些名人名言或者典故,这些都能给自己加分。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