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福建三明建筑中级职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福建三明建筑中级职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 福建三明学院这所本科院校好不?
  2. 宁化工贸是属于教育局管吗?
  3. “三明医改”是什么意思?

福建三明学院这所本科院校好不?

作为有过高考填报志愿经历的我来讲,判断一个大学是否是自己的“心怡对象”,我是从如下角度进行判断:

1、 学校所开设的专业是否有自己将填报的专业。

2、学校的校风,以及师资力量(可参考相关学术杂志是否有重要课题)。

3、进入校园网,了解真实的风土人情。

我毕业已有10年,接触到了很多大学的毕业生、同行、同事,各有千秋、风格迥异。通过你的提问我想说,其实大学不管学校环境好坏,不管学校是否是985 或者211,真正能够学习到多少知识、走出校门后能取得多大成绩,关键点还是在于自己。

希望能给你提供参考,也欢迎留言探讨。


福建三明学院这所本科院校好不?

三明学院在福建省属于普通公办本科院校,更低录取分/更低位次在福建省公办本科中属于倒数第四左右的院校,和武夷学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商学院,宁德师范学院,龙岩学院这几个层次接近.以下为2020年福建公办本科在本省文科录取更低分/更低位次的排名,大家可以看到三明学院排名倒数第四,理科也差不多.

院校 本/专科 公/民办 类型 地域 2020文科更低分/更低位次

厦门大学(985/211/双一流) 本科 公办 综合 福建-厦门市 614/719

福州大学(211/双一流) 本科 公办 理工 福建-福州市 592/2036

福建师范大学 本科 公办 师范 福建-福州市 571/4042

华侨大学 本科 公办 综合 福建-泉州市 565/4784

集美大学 本科 公办 综合 福建-厦门市 559/5564

福建农林大学 本科 公办 农林 福建-福州市 548/7287

闽南师范大学 本科 公办 师范 福建-漳州市 545/7790

福建中医药大学 本科 公办 医药 福建-福州市 542/8332

闽江学院 本科 公办 理工 福建-福州市 541/8508

福建医科大学 本科 公办 医药 福建-福州市 539/8860

厦门理工学院 本科 公办 理工 福建-厦门市 537/9205

泉州师范学院 本科 公办 师范 福建-泉州市 534/9750

福建工程学院 本科 公办 理工 福建-福州市 523/11978

福建江夏学院 本科 公办 财经 福建-福州市 520/12599

福建警察学院 本科 公办 政法 福建-福州市 516/13512

莆田学院 本科 公办 综合 福建-莆田市 513/14221

厦门医学院 本科 公办 医药 福建-厦门市 508/15433

龙岩学院 本科 公办 综合 福建-龙岩市 507/15696

宁德师范学院 本科 公办 师范 福建-宁德市 506/15956

三明学院 本科 公办 综合 福建-三明市 505/16198

武夷学院 本科 公办 综合 福建-南平市 504/16431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本科 公办 其他 福建-福州市 501/17183

福建商学院 本科 公办 财经 福建-福州市 500/17411

二本招生在福建,校园不大地偏僻,图书馆内藏书多,住宿不错资源少。

三明学院,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在2000年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合并而成,是一所年轻的省属本科院校,在本科二批招生。接下来缪老师为你介绍一下这所大学吧。

一、地理位置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部,GDP在福建省内排名第六,增速排名第二,人均GDP排第四,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一座著名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在全国范围内,三明未必有他的一个下属县有名,这个县叫做沙县。没错儿,就是沙县小吃的那个沙县。三明的机场名字就叫三明沙县机场。

三明学院,举例市中心比较远,举例机场也比较远,车程一小时,60公里左右。不过学校距离三明站距离尚可,不到10公里。

二、硬件环境

三明学院官方宣称的总面积不过1000亩多一点,在国内高校动辄几千亩“体格”的映衬下,显得有些不起眼。

问起学校的学生,对学校的其他方面都是有褒有贬,唯独对于学校的图书馆和藏书,是满意的。这也算是学校的特色之一了吧。

三明学院得到的办学经费并不算多,所以教学设施方面跟发达城市中经费宽裕的学校没法比,所幸他的住宿条件还真的是同类院校中不错的,4-6人间,独立卫生间,有空调,有风扇。

三、软件环境

三明并不是一座大城市,再加上三明学院也不在三明市里,优点是安静,适合心无旁骛的读书,缺点是眼界受限,参加社会活动,或者大师校内讲座的机会也不多。

每年在三明学院参加考研的同学都不少,也不乏考到双一流、985大学的优秀学生。整体上来说,学校的学风两极分化还是比较严重的,有混日子的,也有努力上进的,希望你可以做后一种。

学校的管理还是不错的,据学生反映不少辅导员愿意尽心尽力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校的管理制度也相对人性化。南区外面的学生街,配套还算完善,课余的吃喝玩乐基本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

四、招生

三明学院有11个二级教学机构,本科专业42个,有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生物学、生物化工、植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

三明学院,在福建省内是本科二批招生,在全国其他省份也都是本科二批招生(本科批次全部合并的除外)。

福建省内的招生情况,2019年理科更低分441分,60570名,文科505分,17719名;2018年理科更低分430分,59415名,文科504分,15839名;2017年理科392分,53309名,文科441分,15786名。

以上就是缪老师对三明学院的介绍,你满意吗?

我是缪登峰,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的“大学活地图”,期待你的点赞、评论和关注哦~!

宁化工贸是属于教育局管吗?

一、宁化工贸学校,正式名称: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地址:宁化县城关中环北路138号。

二、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是属于三明市教育局管。三明工贸学校是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78年8月。前身是宁化师范学校,为三明市基础教育培养了7000余名中小学教师;2000年5月更为现名,2004年2月确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8月完成与当地职业中专的职教资源整合,成为宁化职教中心主体学校;2015年9月确定为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学校; 2015年12月确定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培育学校。学校占地260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在岗教职工130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职称39人,中级职称46人,双师型教师62人,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6人。在籍学生4300人。现开设文化教育类、土建类、机电电子类、加工制造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交通运输类、旅游服务类等20多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是国家级示范专业、省教育改革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项目,电子电器应用、计算机及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三个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学前教育、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两个专业是市级重点专业。

“三明医改”是什么意思?

我同学在三明,中级,去年11万。这11万可不是到手的钱,而是包括了医院帮你交的公积金、医保、养老金、个人所得税、周末工资加班费等等你能够想到的每一分钱,真真到手的最多8万多。

再说病人这块,医保目录内的能报销的基本都是很便宜的药,效果肯定比不上贵的,效果不好时怎么办?患者用医保目录外的自费或去外面药店买,按目录内的价格报销。个人认为药不应该单看价格,要看消费比(性价比)。很多输液出现静脉炎等现象,价格摆在那工艺纯度等不可能好到哪里去,药厂是企业,是要效益的。

门诊中药保险比例70%,挂号费以前不能报销,现在可以报销一部分,总体医保这块肯定是结余多了,想想从哪里节约出来的。

四个人打牌说, *** 说是药商输,其他都赢了。药品利润大这是事实,但从研发审批生产厂家药品公司到销售招标等环节造成,绝非到了医院才高起来的,何况现在医院药品都是零差价,比外面药店便宜。

三明医改:2012年初,地处福建中部山区的老工业基地三明市,以“百姓可以接受、财政可以承担、基金可以运行、医院可以持续”为目标,以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为途径,破除利益纠葛,全面统筹推进公立医院分配机制、补偿机制、考核机制、药品采购、医院管理、医保基金管理等方面一系列综合改革,时称“三明医改”

三明医改背景

1. 基金收不抵支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下辖12个县、市、区,户籍人口274.2万。2010年,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收不抵支14 397万元。2011年, *** 通过调整个账、清欠应缴收入等措施狠抓基金收入,然而,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当年实际超支仍达20 835万元,分别占到2010年、2011年三明市本级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11.66%、14.42%。对于一个工业老城来讲,想要扭转这样的医保赤字危机并非易事。三明市面积约2.29万平方公里,以山区为主。作为经济中心的三明市中心,所辖的两区梅列区与三元区三面环山,多山的地形结构造就了三明的经济支柱以农林业为主。上世纪60年代末,“小三线”建设让三明迅速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并且成为福建省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到80年代初,三明的GDP曾一度占到福建省的1/4。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沿海地区经济崛起,再加上三明地区大型企业的老化与外迁,三明逐渐丧失经济发展优势,如今的GDP已经不足全省的5%。2012年,三明市公共财政总收入仅有121亿。

2. 职工赡养比低

三明市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拖累了医保基金的可持续化发展。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即视为老龄化。三明显然已经超过了警戒线。2004年,三明市级参保的退休人员已经占到职工总参保人数的1/3,大大超过了10%的标准。五六十年代初参加工作的职工已经进入退休或者接近退休的年龄,三明市也迎来了退休的高峰期。2011年,三明城镇职工赡养比为2.06:1,到了2014年,城镇职工赡养比则达到了1.73:1的局面。退休人群的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医保基金扩面的增长速度,人均拥有的统筹基金总量不断下降。2013年,三明市职工医保缴费人均为2291元,扣除划入个人账户后的人均统筹基金仅为1302元。

3. 看病负担加重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向市场模式演进的过程中,为了起到激活公立医院的效果, *** 允许医院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创收:允许利用药品、高新技术补偿提高医院收入,允许通过收支结余发放工资、允许医院通过贷款等形式发展建设。市场化手段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改善了公立医院的供给,然而,随着利益驱动的失控,也带来医疗费用急剧上升、公益性缺失等一系列后患。2014年,全国医药总费用达到3.6亿,是1990年卫生总费用的近50倍,特别是2009-2014年的5年间,医药总费用翻了一番。受药价虚高、大处方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三明市医疗费用迅速增长。22家公立医院2006-2011年医疗业务收入年均增幅达到近20%。药品收入增幅更快。2008年,三明市医药总收入为8亿多元;2011年,医药总收入达到了近17亿元。

三明医改成就

1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至2015年,无论城镇职工还是城乡居民,住院个人次均自付费用比2011年时分别下降203元与437元。

2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大幅提高。2015年,全市22家公立医院工资总额达到8.95亿元,比2011年时翻了一番。

3医院的医药总收入年年高增长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医务性收入大幅提升,收入结构渐趋合理。

4城镇职工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在2011年还亏损2亿元的基础上,自2012年起年年结余,2015年结余达到8912万元。

5病人转外就医率下降。2011年全市城镇职工医保患者转外就医住院人次占比为7.34%,2015年降为7.02%。

6医院得到可持续发展,全市除了一个县外,其他所有县级医院均建立起ICU病房。改革4年,净增加医生405人、护士1073人,增加高级职称220人。(来自老师所给资料)

两个增加:医院实际收入大幅增加;医务人员收入大幅增加

两个减少:医院医药费用减少;老百姓看病费用减少,看病更加方便(人均出院费用减少,百姓自付比例下降)

两个扭转:扭转了医药费用年年增高的局面,医院收入结构得到改善;扭转了医保统筹基金亏损局面。


三明医改所体现的中国医改中的问题

(一)“ *** 财政补偿不是不到位”,而是投入产出比过低

  2009年-2014年,全国医疗卫生财政累计支出4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累计1.2万亿元,有力支持了医改各项重点工作。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08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5年的380元。2014年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70%和75%,较改革前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补助标准从2009年人均15元提高到2015年人均40元,项目类别增加到12大类,基本覆盖了居民生命全过程。

  但是,截至2014年底,全国8677所 *** 办的公立医院长期负债合计2333亿元,其中地市以上医院占52%,区级医院占9%,县级医院占39%。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防止医保亏空继续加大,将医保资金切块,下定额计划,将医保基金定额“粗放式”地分配到各个医院。每年第四季度,一些医院“总额控制资金”用完,就向其他医院特别是中心城市大医院“推送病人”。

  如此一来,不仅导致中心城市大医院“爆棚”,更使一些地方病人因为跑上级医院而吃苦受罪并支付更高的就医费用,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根据人社部门统计,全国大多数地方,职工医保资金都有结余。但一些医保管理、卫生、财政等部门专家指出,医保资金是“结余过多”还是“亏空严重”不能一概而论,至少职工医保就是“总体盈余掩盖局部亏空”,甚至是“假结余真亏空”。

  据媒体报道,仅湖南邵阳市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该市职工医保累计结余6.5844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结余2.9284亿元。“实际情况是仅市本级职工医保经办机构累计拖欠医院、药店金额就达到3.2亿元,拖欠费还挂在账上,结余是个假象。”按规定,职工医保每年必须提取相应的风险基金以应对特殊情况,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无法足额提取风险基金。如考虑这一因素,一些地方职工医保基金实际亏空可能更严重。

  (二)“看病不是都难,也不是都贵”

  群众日益增长的看病就医需求与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的阶段性矛盾凸显“看病难、看病贵”从提出之初就充满了争议,这个概念应该在特定的领域和背景下出现,比如大医院看病贵、名医看病难等。这些社会焦点问题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因素和行业因素,主要还是因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优质资源短缺、分布不均等问题较为突出。

  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三级以上大型综合医院。名医、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在地市以下较为缺乏,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和中级以上医疗人力资源分布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全国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局面极不相称。谁都知道,乡镇以下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三低一高”(学历低、职称低、待遇低、年龄高)问题较为突出,受职称评聘、收入待遇、发展预期等方面影响,基层医院优秀骨干人才流失严重,乡村医生老化这个问题一直未解决,有些地方乡村医生缺失严重,导致至少三分之一的行政村没有了乡村医生。

与之相反,群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浓,迷信大医院、名医生的“盲从”就医习惯,使群众在看病时“一股脑”地涌进大医院,甚至不惜到省城、到北京、上海等知名大

医院,既浪费了有限医疗资源,也增加自身看病就医负担,也助长了所谓“看病贵、看病难”社会现象。

  (三)“取消以药养医是解决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与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

  国家花大力气推行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实行“零差率”药品销售,从下到上逐级推进基本药物制度,似乎把“以药养医”作为当前深化医改问题的“罪魁祸首”,大有“横下心一切了之”的决心。而在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大家往往忽略了“以药养医”机制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长期市场化形成的相关利益纠葛。

  医药市场是完全市场化机制,而医疗市场却是 *** 主导下的垄断竞争市场机制。两种不同的体制机制下,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是很难干预到市场供需调节的。而药品招标的 *** 主导机制,违背了市场供需调节规律,致使市场和 *** “双向失灵”。

  单纯的取消药品加成,看似补偿机制设计充分考虑收入的影响,但是对成本意识的“无知”,对医院药品临床应用相关的高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成本、药品存储出库过程损耗成本却没有任何补偿,致使成本转嫁到医院或者患者。而医药企业面对改革的应对在“垄断”和“反垄断”之间反复博弈,多起药企状告省级招标平台和行政部门的案件也从法制层面宣告了改革设计存在的缺陷。

  (四)“医药、医疗、医保联动机制是解决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途径”与患者利益的无视和缺失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提出坚持以群众反映突出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但是就如何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如何设计具体补偿办法仍旧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公立医院改革不能无视患者的利益和呼声,单纯的“三医”联动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艰难过程,而群众看病就医才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公立医院改革如果取得显著成效,急需一个能够使 *** 各部门聚焦医改的突破口,一个能够满足各方特别是群众期待的突破口,一个一揽子解决医患、医保、医药、医疗四方问题的突破口,一个使公立医院改革能够“符合逻辑、遵循规律、 *** 科学、目标可及、过程可行、结果可考”的突破口。但是医患对立、医保收支失衡、药品虚高等造成“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形成的机制或根源,主要是所谓的医疗机构“扭曲的补偿机制”或“浪费型补偿机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福建三明建筑中级职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福建三明建筑中级职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