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建农林大学转专业,大一新生转专业和入学考试

根据《 福建农林大学 本专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闽农林大教〔2015〕40号)的规定,现将2015级学生转专业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微信号:ctkjcq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计划指标及考核原则

1、各专业的转出转入指标设定为专业实际招生数的15%。

2.优先原则:

转出:因患某种疾病或确有特殊困难不能在原专业学习者;确有专长、有相关成果,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可优先转出。

转入:确有专长、有相关成果,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可优先转入。

3、各学院以学生之一学期课程期末智育测评成绩分排名结合专业特点制定细则。

4、录取时生源地招生批次为本科二批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入生源地本科一批专业。录取到安溪茶学院的学生只在安溪茶学院院内专业互转。

5、录取时为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只在合作办学项目内互转或转入非合作项目的相同专业。

6.因患病原因需转专业的学生,应提供校医院相关检查结论;确有特殊困难申请转专业的,应提供足以说明情况的材料;确有专长的需拥有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等材料。

二、工作程序及时间安排

1、12月25日前,各学院制定《 福建农林大学 2015级学生转专业工作细则》(附件1,包括:转专业工作小组组成、转专业转出及接收条件,考核方式、录取原则、公示网站等)报送教务处。

2、12月30日前,教务处完成各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 2015级学生转专业工作细则》审核,经分管教学校领导审批后,在教务处网页上公布。

3、1月2日-1月10日,拟申请转专业的学生登录教务管理系统(ttp://jwgl.fafu.edu.cn)--信息维护—学生转专业申请报名,并于1月12日前将申请表打印签名后交所在学院(南平校区、安溪校区交相应校区教学工作部)。申请表上可填写两个志愿,学生 *** 申请与纸质申请材料完整且信息一致方为有效申请。

4、1月20日前教务处将学生转专业申请名单反馈各学院。

5、1月30日前,学院完成转出审批工作及公示工作,将《2015级转专业转出审核情况汇总表》(附件2)、申请表、成绩单报送教务处。

6、3月3日前,学院完成对一志愿转入考核审批及公示工作,将《2015转专业转入审核情况汇总表》(附件3)报送教务处。

7、3月6日前,教务处将未被接收学生的材料转到第二志愿学院。

8、3月9日前,学院完成对二志愿转入考核审批及公示工作,报送教务处。

9、教务处对结果进行审核、汇总,报主管教学校领导审批后,将转专业的学生名单在教务处网页上公示。公示结束后,下发文件。

二、其它事宜

1、学生转专业涉及到学生权益,各学院应予充分重视,务必将此项工作及相关政策传达到学生。

2、各学院要做到标准明确、条件公开、程序规范、手续完备。

3、各学院要做好学生转专业的咨询工作。

4、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和时间办理。

5、转专业工作要求严谨、程序繁杂,为使转专业学生更早进入转入后专业学习,转专业有些工作需在寒假期间完成,给各学院工作上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省级期刊吗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福建农林大学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以马列主义、 *** 思想、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繁荣和发展学术为宗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为农业和发村发展服务。本刊主要报道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兼顾刊载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刊主要栏目有海峡论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哲学·法律等。主要读者对象为有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农村和农业经济研究、管理人员等。本刊自创刊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影响力也不断扩大。2008年本刊影响因子为0.718,跃居全国农林医药院校社科学报第1名;2009年获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09-2010),也成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2011年)。同时本刊也获得多项奖励:(1) 2006年5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2006年被评为福建省高校优秀学报。(3)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4)2010年本刊“海峡论坛”栏目被评为特色栏目。同时,本刊编辑部也被评为优秀编辑团队。2006年起改为双月刊,双月单5日出版,大16开112页。邮发代号:34-30。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务处 ***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一、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教务处联系 *** 和联系方式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教务处联系 *** 为0591-83725639,该校联系地址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教务处、邮编为350002。

二、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 金山学院是2006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地处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福建省福州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闽江与乌龙江之间,现占地面积72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学生公寓等。校园鸟语花香、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完备。

学院无缝对接 福建农林大学 校本部,充分共享其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优美校园环境,共沐其80多年办学历史积淀的丰富校园文化。现设置经济与管理系、人文社会科学系、信息与机电工程系、文学艺术系、工程技术系、食品科学系、农业与生物技术系7个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涵盖工、经、管、文、艺、农6大学科,共30个专业;拥有教育部正式批准的福建省独立学院之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向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近1万人。现有专 *** 专任教师536人,其中高级职称192人,占35.8%,博士135人、硕士300人,占81.2%,各系主任均由 福建农林大学 知名教授兼任。

学院与加拿大圣文森山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方针,坚持开放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使命,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秉持“厚德博学 笃行致远”的院训,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创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2011年起学院在福建省本二批次招生,2012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入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学校;2016年学院入选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

学院扎实推进整体转型建设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坚持以更高水平的科研、教研带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分别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型学科立项建设和培育项目。绿色文化创意设计与应用专业群、生态农业与乡村休闲专业群成功入选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入选数位列全省独立学院之一)。现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个,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0个,其中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4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个,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高等教学教育改革项目12个,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9个,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9个;另有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55项。

学院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银奖,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省独立学院唯一,全国仅3所独立学院获奖)

学院在首届省大学生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2金2银3铜及优秀组织奖,获奖数量等级等指标排名均居全省参赛院校首位,随后,在该项赛事第二届比赛中,学院再创佳绩,获得银奖2个、铜奖1个,学院再次获优秀组织奖。

学院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之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的有机融合,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3年,学院普通本科新生报到率均超过96%,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截至2017年7月,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共输送15000多名毕业生,近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近5年,涌现出了“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提名奖(全省高校唯一)、“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气排球联赛、省大学生戏剧节等各类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共获得70多个团体奖项,1000多人次荣获400多个奖项,总体成绩名列省内独立学院前茅。

十一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学院的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持续快速提升。作为福建省最年轻的独立学院,在武书连2017年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100强中位列第52名(较2016年上升12个位次),在教师创新能力100强中排名上升至第49名(在福建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二位),在教师效率1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61名(在福建省独立学院中排名第三位)。学院曾连续两年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先后荣获“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教工小家”“福建省教科文卫系统模范教工小家”“福建省阳光价费公示示范单位”等称号;院党委被评为“福建省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院团委两次荣获“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职称外审,福建农林大学政审表

介绍下福建农林大学

【 学 校 简 介 】

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具有74年办学历史福建农林大学职称外审的省重点大学。其最早前身为1936年创办的福建协和大学农科。2000年福建农林大学职称外审,福建农业大学和福建林学院合并为福建农林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形成福建农林大学职称外审了“明德、诚智、博学、创新”的校训,凝炼了“五种品格”(即耕牛的拓荒品格、骏马的争先品格、蜜蜂的勤勉品格、青松的顽强品格、小草的奉献品格),坚持追求“敬业乐群、达士通人”的精神境界。

学校位于福州市金山,校园占地面积234万平方米。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8个福建省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MBA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15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有22个学院、68个本科专业、43个成人学历教育专业。涵盖8大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2.1万多人、研究生近3000人。现有教职工2300多人,专任教师1572人,有正高职称人员224人,副高职称人员494人,有福建省属高校唯一的1位中科院院士,96名博士生导师。自1984年以来,先后有1人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0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42人享受国务院 *** 特殊津贴,7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人入选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2人被评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28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74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37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是第二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高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5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支、省级教学团队8支,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2009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在校内外建立了一批教学科研实验厂场,其中教学林场近3100万m2。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26万册,电子图书91万种(册)。建校74年来,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设有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1个,国家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1个,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合作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部委研发测试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中心1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部省级研发基地16个;自1978年以来,有602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优秀社科成果奖,其中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国家三大奖6项、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合作获得国家三大奖9项。近3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093项,科研计划经费达3.62亿元。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成果奖67项,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6项,鉴定(评审)成果143项。学校长期坚持面向经济建设,以“6·18”为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连续7年“6·18”对接并获资助项目数居所有参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一,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与台湾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深厚的地缘、血缘、学缘、亲缘优势,不断加强两岸交流,拓展教学空间。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结成友好关系,开展教学、科研合作交流。学校成为有权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侨生的单位,并在全国率先招收台湾农业行业协会会员攻读成人教育学历。学校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联合举办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2个本科专业教育项目。学校的学报(自然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还编辑出版了《林业经济问题》、《亚热带农业研究》、《武夷科学》、《华东昆虫学报》、《高教理论与实践》等刊物。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文明学校”(连续3次)、“福建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连续2次)、“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并连续21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三个战略重点,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开放型、和谐型、平安型、廉政型、节约型、数字型、生态型校园,努力为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知识贡献和人才保证。

(2010年8月18日更新)

农大主页

百度百科

;ie=gbk 贴吧